2月7日,国家电投东北公司东北新能源公司日发电量完成1896万千瓦时,发电量再创历史新高,实现“开门红”,标志着该公司在存量设备提质增效和增量机组发电能力释放上均取得了显著成果。
提质增效 存量设备突破瓶颈
该公司深耕存量设备领域,针对新能源场站设备特性,实施一系列技改工作。组建专项研究团队,由公司分管领导和技术骨干组成,对每台关键设备进行详尽性能评估与数据分析,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提质增效工作。一是控制策略升级。技术团队升级变桨系统、SCADA系统控制策略,优化设备控制,减少风机中高负荷段塔筒振动超限及功率曲线不达标问题。二是开展设备针对性技改。该公司所属北塔子风电场、哈拉道口风电场风机变桨滑环更新改造,减少变桨缺陷,降低安全风险;所属山湾风电场、驼山风电场深度维护变流器,降低高温故障及炸机概率,保障大风天设备稳定运行;所属亿合公风电场、黄羊洼风电场开展箱变电缆头技改,减少电量损失,增强运行可靠性。三是开展季节规律预防性维护工作。该公司根据点多面广场站分散的特点,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气候特征,制定了详细的预防工作计划。在冬季,重点对设备的防寒保暖措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在低温环境下正常运行;在夏季,加强对设备的散热系统和防雷设施的检查,避免因高温和雷击对设备造成损坏。通过这种预防性维护,设备的故障率大幅降低,可利用率提高到了99%以上,全方位激活了存量资产的发电潜能,让存量设备突破发电瓶颈。
储能赋能 增量发电能力释放
为降低弃风率提高发电效率,充分释放新增发电能力,保障电网稳定运行。该公司积极布局储能装置,推动台安300兆瓦风电项目储能工程建设,自2025年1月26日正式投入运行以来,效果立竿见影。该风电场的限电排序由投产初期的第7名大幅降低至102名,单日限电弃风率降低21个百分点,单日挽回电量达101万千瓦时。这不仅显著提高了风电场的发电效率和经济效益,也在满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要求的前提下,使更多的绿电顺利并入电网,为当地提供更多清洁可持续能源。
下一步,东北新能源公司将继续加大在技术创新和项目建设方面的投入,不断提升整体发电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保障持续稳定供应绿电,为实现“3060”双碳目标提供助力。
来源:国家电投东北公司东北新能源公司